王恭〔明代〕
十年漂泊故人稀,岁晏逢君又远违。候馆莫鸿惊别梦,粤河残雪照行衣。
潮生楚岸风帆夕,树绕淮山驿路微。此度桥门应早达,莫忘书札问林扉。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宋代〕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魏承班 〔五代〕
踏莎行·绝顶无云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天南地北
施耐庵 〔元代〕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冬至上李漕)
石孝友 〔宋代〕
满江红
邓剡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
菩萨蛮(定空赏梅)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