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古人逸笔多大意,寿岩宝晋方壶是。今之画史谁最奇,玉堂待诏予知己。
此君别自有天机,恰似张颠草圣时。醉来也解头濡墨,醒后翻言画者谁。
满堂积翠横仙峤,主人坐听苏门啸。万籁天声发指头,百道风泉出心窍。
欲借岩扉隐鹖冠,绿萝青壁共谁攀。江云渭树悠悠别,聊寄相思水墨间。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 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
哨遍·一壑自专
苛政猛于虎
佚名 〔先秦〕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陈遗至孝
刘义庆 〔南北朝〕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念奴娇·策勋万里
高启 〔明代〕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 〔金朝〕
踏莎行·绝顶无云
王国维 〔近现代〕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