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明代〕
前者渊明后者潜,眉生老矣称耕岩。今人追古如一辙,高名应向陵阳镵。
陵阳之峰连敬亭,即今文脊栖瞿硎。宣城纵有玄晖守,那得徵君出户庭。
我从庐岳趋黄山,避暑吴淞秋始还。江楼远望不及往,宛然斯人苍翠间。
共是山林江海士,寄书合倩琴高鲤。告君旧事君应喜,乞君书满泾县纸。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杂剧·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关汉卿 〔元代〕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田家
贯云石 〔元代〕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王国维 〔近现代〕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宋代〕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李珣 〔五代〕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纳兰性德 〔清代〕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宋代〕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