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初仕涂,暇日但书策。儒生馀气习,笔端事挥斥。
政学两疏缪,篇章稍沉溺。楚东会诗豪,酬唱奏金石。
逢场争出奇,遇险或遭厄。忽溯三峡流,遥经数州驿。
庐山看未足,巫峰过尤惜。西郊祠卧龙,东屯吊诗伯。
飞飞犹倦鸟,秋风送归翮。同行得嘉友,鏖战交锋镝。
弛檐白蘋洲,天日去咫尺。忠谊怀鲁公,霸业悲项籍。
奉诏还故乡,齿落肌瘦瘠。涕泗拜松楸,荒芜剪荆棘。
心期乐田里,誓不绾铜墨。橐虽无陆金,归幸全赵璧。
陛下忽误恩,泉南又分职。入闽如入蜀,枯肠复冥索。
腰缘病减围,发为悲添白。风仰秦君高,节慕姜相直。
恶语谁流传,同僚误刊刻。吾乡老先生,吏事以儒饰。
新篇似庭燎,远寄箴我癖。把酒欲细论,何时再沿檄。
阳春七十首,老艳万丈射。招邀屈原魂,收召子厚魄。
惊开老病眼,喜见墨妙迹。愿公倡斯文,用夏变蛮貊。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