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忽脱鹴裘贳酒还。迷花结习欲全删。参来嚼蜡禅心定,写罢惊鸿赋手闲。
披半臂,拥双鬟。此生孤负是红颜。梦和春雪消成水,愁比秋云积作山。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大德歌·夏
关汉卿 〔元代〕
寿阳曲·别朱帘秀
卢挚 〔元代〕
满江红·燕子楼中
文天祥 〔宋代〕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滴滴金·梅
孙道绚 〔宋代〕
清平乐·风高浪快
刘克庄 〔宋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华清引·感旧
苏轼 〔宋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蝶恋花(丁丑七夕)
刘镇 〔宋代〕
绕佛阁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