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涉江访焦山,焦山在目前。风伯有何意,而使不济焉。
不济命乎而,遗予不尽思。如彼隐德者,缄藏极神机。
草木与崖石,处处皆吾益。草以观我生,石以砺予力。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周德清 〔元代〕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 〔五代〕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 〔清代〕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辛弃疾 〔宋代〕
早梅芳
陈允平 〔宋代〕
满庭芳
水调歌头(酴醿)
姚述尧 〔宋代〕
忆秦娥(曹季明休沐日会同舍小酌,命爱女奏琴于帘间,索词。醉中口占)
点绛唇(咏春十首)
张抡 〔宋代〕
朝中措(渔父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