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戎

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国风·秦风〔先秦〕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駠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车轻小车厢浅,五根皮条缠车辕。游环胁驱马背拴,拉扯皮带穿铜环。坐垫纹美车毂长,驾着花马鞭儿扬。思念夫君人品好,温和就像玉一样。住在木板搭的房,让我心烦又忧伤。
四匹雄马健又壮,驭手握着六条缰。青马红马在中间,黄马和黑马在两旁。龙纹盾牌并一起,铜环辔绳串成行。思念夫君人品好,他在家时多温暖。何时是他归来日,让我对他长思念。
四马轻身步协调,三棱矛柄镶铜套。巨大盾牌花纹美,虎皮弓套镂金雕。两弓交错插袋中,弓檠夹弓绳缠绕。思念夫君人品好,若醒若睡心焦躁。安静柔和好夫君,彬彬有礼声誉高。

注释
小戎:兵车。因车厢较小,故称小戎。
俴(jiàn)收:浅的车厢。俴,浅;收,轸。四面束舆之木谓之轸。
五楘(mù):用皮革缠在车辕成X形,起加固和修饰作用。五,古文作X。梁辀(zhōu):曲辕。
游环:活动的环。设于辕马背上。协驱:一皮条,上系于衡,后系于轸,限制骖马内入。
靷(yìn):引车前行的皮革。鋈(wù)续:以白铜镀的环紧紧扣住皮带。鋈,白铜;续,连续。
文茵:虎皮坐垫。畅毂(gǔ):长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轴。
骐:青黑色如棋盘格子纹的马。馵(zhù):左后蹄白或四蹄皆白的马。
言:乃。君子:指从军的丈夫。
温其如玉:女子形容丈夫性情温润如玉。
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秦国多林,故以木房为多。此处代指西戎(今甘肃一带)。
心曲:心灵深处。
牡:公马。孔:甚。阜:肥大。
辔(pèi):缰绳。一车四马,内二马各一辔,外二马各二辔,共六辔。
骝(liú):赤身黑鬣的马,即枣骝马。
騧(guā):黄马黑嘴。骊(lí):黑马。骖(cān):车辕外侧二马称骖。
龙盾:画龙的盾牌。合:两只盾合挂于车上。
觼(jué):有舌的环。軜(nà):内侧二马的辔绳。以舌穿过皮带,使骖马内辔绳固定。
邑:秦国的属邑。
方:将。期:指归期。
胡然:为什么。
俴(jiàn)驷(sì):披薄金甲的四马。孔群:群马很协调。
厹(qiú)矛:头有三棱锋刃的长矛。錞(duì):矛柄下端金属套。
蒙:画杂乱的羽纹。伐:盾。
苑(yuàn):花纹。
虎韔(chàng):虎皮弓囊。镂膺:在弓囊前刻花纹。
交韔二弓:两张弓,一弓向左,一弓向右,交错放在袋中。交:互相交错;韔:用作动词,作“藏”讲。
闭:弓檠(qíng)。竹制,弓卸弦后缚在弓里防损伤的用具。绲(gǔn):绳。縢(téng):缠束。
载(zài)寝载(zài)兴:又寝又兴,起卧不宁。
厌厌:安静柔和貌。良人:指女子的丈夫。
秩秩:有礼节,一说聪明多智貌。德音:好声誉。▲

鉴赏

  按照现代多数学者的观点,这是一首妻子怀念征夫的诗。秦师出征时,家人必往送行,征人之妻当在其中。事后,她回忆起当时丈夫出征时的壮观场面,进而联想到丈夫离家后的情景,回味丈夫给她留下的美好形象,希望他建功立业,博得好名声,光荣凯旋。字里行间,充满着仰慕之心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体现了“秦风”的特点。在秦国,习武成风,男儿从军参战,为国效劳,成为时尚。正像此诗夸耀秦师如何强大,装备如何精良,阵容如何壮观那样,举国崇尚军事,炫耀武力,正是“秦风”一大特点。诗中描写的那位女子,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都带有“秦风”的烙印。在她心目中,其夫是个英俊勇敢的男子汉,他驾着战车,征讨西戎,为国出力,受到国人的称赞,她为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荣耀。她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也没有流露出类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那样的哀怨情绪,即如今人朱守亮所说,“不肯作此败兴语”(《诗经评释》)。

  此诗采用了先实后虚的写法,即先写女子所见,后写女子所想。秦师出征那天,她前往送行,看见出征队伍的阵容,十分壮观:战车列阵,兵强马壮,兵器精良,其夫执鞭驾车,整装待发,仿佛一幅古代战车兵阵图。队伍出发后的情景是女子的联想,其中既有对征夫在外情景的设想,又有自己对征夫的思念。

  在章法结构上,作者对全诗作了精心安排。诗共三章,每章十句,每句四字。每章的前六句赞美秦师兵车阵容的壮观,后四句抒发女子思君情意。前六句状物,重在客观事物的描述;后四句言情,重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从各章所写的具体内容看,各有侧重,少有雷同。先看各章的前六句:第一章写车制,第二章写驾车,第三章写兵器。再看各章的后四句,虽然都有“言念君子”之意,但在表情达意方面仍有变化。如写女子对征夫的印象:第一章是“温其如玉”,形容其夫的性情犹如美玉一般温润;第二章是“温其在邑”,言其征夫为人温厚,从军边防;第三章是“厌厌良人”,言其征夫安静柔和。又如写女子的思念心理,第一章是“乱我心曲”,意思是:想他时使我心烦意乱。第二章是“方何为期”,问他何时才能归来,盼夫归来的心情非常迫切。第三章是“载寝载兴”,辗转难眠,忽睡忽起,表明她日夜思念之情难以排除。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既不雷同,又能一气贯通。格式虽同,内涵有别。状物言情,各尽其妙。这就使得全诗的章法结构井然有序,又不显呆板。▲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及创作动机,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赞美秦襄公说(《毛诗序》等),二、赞美秦庄公说(《诗古微》),三、慰劳征戎大夫说(《诗传》),四、伤王政衰微说(《诗故》),五、出军乐歌说(《毛诗复古录》),六、爱国思想说(《诗经解说》),七、怀念征夫说(《诗经恒解》等)。现代学者一般取怀念征夫说。

猜您喜欢
赏析

贺新郎 其五 题君用山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曾与东山约。为鯈鱼、从容分得,清泉一勺。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

甚长被、游人占却。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与人同乐。

新种得,几花药。

山头怪石蹲秋鹗。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觉云生两脚。

更换却、朝来毛发。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鹤。

吾亦有,一丘壑。

赏析

赞崔氏夫人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亭亭独步□枝花,红脸青娥不是夸。
作将喜貌为愁貌,未惯离家往婿家。
赏析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杨慎 〔明代〕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
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
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谭献谭献 〔近现代〕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鬼谣·问何年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赏析

满庭芳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瘦颊凝酥,残妆弄酒,相逢一笑东风。并肩携手,羞落可怜红。疑是回心院里,埋醉首、吐作芳丛。无端处,雄蜂雌蝶,相美两情通。
一从。攀折后,汉皋佩失,铜雀春空。想桃叶桃根,此恨能同。多谢金銮旧客,收拾在、芸阁签中。还知否,窃香传粉,输与蠹书虫。
赏析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廖行之廖行之 〔宋代〕

直下承当,本来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闹里偷声,日中逃影,用尽机关无少留。争知道,是沤生即水,水外无沤。
世人等是悠悠。谁著个工夫里求。但掩耳窃钟,将泥洗块,觅花空里,舐蜜刀头。何以忙中,尻舆浸假,邀取三彭同载游。真如界,向毗卢顶上,荐取无忧。
赏析

调笑

毛滂毛滂 〔宋代〕

桃花髻暖黄蜂飞。绣茵锦荐承回雪。水犀梳斜抱明月。铜驼梦断江水长,云中月堕韩香歇。
香歇。袂红黦。记立河桥花自折。隼旟紺幰城西阙。教妾惊鸿回雪。铜驼春梦空愁绝。云破碧江流月。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