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明代〕
博带乌纱步骤迟,风流不似阵前时。将军岂是乖戎略,要使边人识汉仪。
刘大夏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不二门
白居易 〔唐代〕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蟾宫曲·梦中作
郑光祖 〔元代〕
【双调】驻马听
白朴 〔元代〕
吹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弹雪调冰弦,十指纤纤温更柔。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歌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舞凤髻蟠空,鸟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
张可久 〔元代〕
普天乐·湖上废圃
【双调】卖花声
乔吉 〔元代〕
喜迁莺·晓月坠
和凝 〔五代〕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宋代〕
酒泉子·日映纱窗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