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
李白 〔唐代〕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白居易 〔唐代〕
山坡羊·大江东去
薛昂夫 〔元代〕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张泌 〔唐代〕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宋代〕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