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师群伦表,朗豁夙天人。骥驹已超类,岐嶷与岳嶟。
蔼蔼文苑秀,皇皇秉丝纶。垂翅权奸际,云雷见居屯。
藏纳似梁公,龙蛇十六春。贤者固叵测,终复唐乾坤。
我师富才力,张弛在北辰。浊河上滔天,清济中不浑。
先皇幸南北,留后报主身。时与三二公,内外协同寅。
旄头出东南,帷幄坐清尘。深忧在心腹,岂但宁与彬。
城社杀狐鼠,事势岂易论。及乎抱弓泣,危疑难重陈。
寅夜定大策,翊运扶紫宸。圣人御皇极,正诏下高旻。
积弊一旦革,大礼无前因。众论正嚣嚣,国狗亦狺狺。
处人骨肉间,两宫恩义均。自非中理解,谁能定逡巡。
天子曰劳止,策勋命谆谆。三让不拜封,世禄控亦频。
天子自仁孝,手敕加私亲。从容对数语,封纳了不嗔。
自馀一召对,侃侃复訚訚。帝亦为之慰,格君可渐臻。
公方论年秩,闭门解朝绅。帝命加太傅,赐宴倍臣隣。
三四获所辞,乃饮春官醇。皋夔皆赓歌,殊锡感明禋。
此日是何日,重阳更越旬。寔维公华诞,岳降生甫申。
福德代不数,无乃天逸麟。天寿且平格,周召古所伦。
永命在祈天,国脉亦以新。维时贺宾至,公醉在帝闉。
贵介盛珠屦,所宝惟贤仁。狄门多桃李,宁无入幕宾。
水也则狂简,滥竽亦效颦。敬赋南山诗,万寿祝无垠。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