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莫折杨柳枝,婆娑动郎意。自有珊瑚鞭,出入擐郎臂。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塞翁失马
刘安 〔两汉〕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荔枝图序
白居易 〔唐代〕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元代〕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纳兰性德 〔清代〕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满江红(花朝雨作)
黄公绍 〔唐代〕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邓剡 〔宋代〕
好事近(送春)
蔡幼学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
洞仙歌
林外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