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元代〕
梦驱枢郎发船去,两舷成与岐龙撞。醒时呼童开户看,月在青天天在江。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无梦
白居易 〔唐代〕
老眼花前闇,春衣雨后寒。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周文质 〔元代〕
【双调】水仙子 春暮
李致远 〔元代〕
【中吕】朝天子_和贯酸斋小
张可久 〔元代〕
【双调】落梅风_天宝补遗姮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张养浩 〔元代〕
满江红·燕子楼中
文天祥 〔宋代〕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清代〕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彦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