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家鸡犬白云间,希世无论古□难。一去独遗篁桂□,相看犹自见清颜。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杏花天 其四 漫兴作
辛弃疾 〔宋代〕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普天乐·湖上废圃
张可久 〔元代〕
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熳
毛文锡 〔五代〕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 〔五代〕
踏莎行·绝顶无云
王国维 〔近现代〕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 〔宋代〕
卜算子·新柳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温庭筠 〔唐代〕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