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一道绕村流,密树疏篁夹岸幽。傍分沟洫膏农亩,曲引江潮鉴画楼。
溪上衣冠数百家,家家园圃种桃花。因风忽散千丛锦,映水时窥一片霞。
别筑溪亭临水住,粉壁朱窗小桥渡。钓艇谩劳渔父寻,花堤似入仙源路。
日出烟皋农务繁,风清竹下桔槔喧。耕凿但知尧日月,居人能说汉乾坤。
本藉桑麻为世业,更传经史与儿孙。处处书声连薜荔,年年生事满田园。
鱼跃芹池新浪活,燕巢水槛旧坭乾。灌芝浇桂随宜汲,泛月流云自有源。
别溪多年今又去,溪水留君君不驻。嬥嬥干旄村里出,填填车马溪前度。
老稚牵衣劝莫行,溪田数亩好春耕。回看社外桑榆景,转念溪边花鸟情。
行人不语步迟迟,富贵逼人诚有之。殷勤为扫溪头石,待我功成理钓丝。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