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六 昼寝
林光 〔明代〕
香醪堪日醉,伏枕免人扶。白昼心无事,清贫病恪如。
沈沈甘朽木,忽忽走金乌。役税均明府,门无炒吏胥。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一
每每亲秋菊,欣欣涉晓园。班荆罗父老,披褐倒杯樽。
春换青丝柳,山深白板门。懒将贪睡息,屡屡向人言。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四 即事
山静人希到,春深花自繁。鸠藤行处酒,烟火望中村。
偶尔逢耕叟,迟回话夕昏。不知天壤内,何处是桃园。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 怀古
瓶空无贮粟,松菊在名园。秫酒浇时变,乌巾到老存。
北窗元自在,三径绝烦喧。一任儿曹懒,清风自扫门。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二
柴桑归汲汲,幽思向谁言。流水长随步,青山自绕门。
肩舆僧社月,草座野人樽。指点重阳菊,丛丛又满园。
和宪副胡复庵重访虎跑行寓二首 其二
井花消得暑,我爱弄清泉。谷树千株立,岩云百丈牵。
南熏来不灭,幽涧可穷沿。暂解黄金带,先生解借眠。
和宪副胡复庵重访虎跑行寓二首 其一
倦扶方竹杖,渴饮虎跑泉。云水无穷尽,山河自引牵。
百年甘一点,万里睹回沿。屈指罗浮下,翻疑抱犊眠。
和尚石
知他薙发是何年,褪下偏衫悄不言。莫是障魔心未了,故来临水坐枯禅。
参军张兼素挽诗三首 其三
江门遥赋忆君诗,正值君亡半月时。昨暮云山思共酌,今朝烟雨忽成悲。
阴阳机括终难识,生死交情更不疑。何日西屯挥老泪,为君扶起墓前碑。
伤竹三首 其二
墙角风稍醉未醒,卷心虫叶瘦伶俜。相看孰忍持斤斧,雨洒烟催不暂停。
九峰十景 其二 仙潭石洞
潭水淀深深,石岩虚洞洞。主人不归来,仙子偷玩弄。
乙丑正月二十七日出京承诸公饯送至城南马上口号
花朝花渐近,勒马更留连。春暖风初定,官贫天亦怜。
身行千里外,心在五云边。别袂真难判,相看各黯然。
东鲁门 其一
贪拜贫官不疗贫,脚根还踏鲁东门。题诗试问门前客,鲁叟何缘也在陈。
三江晚泊二首 其一
敛桨三江寨,山寒日欲晡。江流吞岭觜,岚气障天隅。
津吏何骄蹇,商船苦索需。贪泉吾有赋,哦咏正区区。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其二
法镜留将法眼观,松风细细动波澜。僧床佛阁聊供睡,龙马图书掩不看。
杯饭寻常忘我老,匣琴容易向谁弹。知心却有东篱菊,不择先生是小官。
挽罗一峰先生三首 其二
进亦何惭退不疑,一峰盖世作男儿。暂留翰苑非无地,却向金牛不尽期。
盎壤岂胜今日意,莺花又展去年诗。婆娑一醉春风酒,尚忆芗城嘱别时。
吉阳避风示舍弟克明
江豚吹浪杂蛟鼍,白苇黄芦望更多。短棹虽能忙此日,长江何得不风波。
星霜历历双蓬鬓,天地寥寥一浩歌。弟倡兄酬能放手,万回吾敢怨诗魔。
登圭峰二首 其一
两目何曾瞬,诸山总有缘。跏趺临绝壑,独自听鸣泉。
炎暑方初伏,安期共老禅。市廛无意绪,遥见上孤烟。
罗浮归次石斋先生韵二首 其二
看云遭鹿过,弄水见龙留。宝聚光须掩,声凡律岂投。
毫毛即天宇,泰华亦针头。道眼无遗照,吾言愧浪浮。
罗浮归次石斋先生韵二首 其一
悬崖难置足,却顾几淹留。草草淩晨发,依依入暝投。
年华更物候,世味白人头。昨夜霜天月,梅香尚暗浮。
王佥宪同孙少参枉驾敝庐留诗见赠奉答兼呈张少参先生四首 其四
随花傍柳出孤城,望拜肩舆我亦应。莫道穷乡供奉少,晚山秋霁景天成。
王佥宪同孙少参枉驾敝庐留诗见赠奉答兼呈张少参先生四首 其一
几点秋山落照边,白头相对共茫然。尘氛且莫催人别,清话真穷太古先。
舟中昼枕二首 其二
白雨跳珠正满江,初秋一枕得新凉。不知峡内西来水,尽日东流有底忙。
萧庄观盘鱼
洋洋相逐几鱼儿,盆里观来不似池。万顷澄波清见底,南溟翻忆钓鳌时。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 其八
少拈诗笔少栽花,静养天根策最佳。腔手恢恢閒贮月,童颜盎盎自生霞。
寻常世总谈斯道,千百年来得几家。笑捧公诗无以报,腊梅聊开一枝斜。
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 其二
空中不省是何音,人在烟波指在琴。月白风清能几夜,云闲水止若为心。
双凫落处兴非浅,只手拈时醉莫任。浦子城边遗一老,万花丛里坐春深。
叶青居
卖韭见村童,推窗正倚篷。浮沙崩细浪,乱絮舞晴空。
吏懒陶彭泽,诗催陆放翁。客怀吾欲语,吹断酒旗风。
宿罗浮冲虚观
山灵久相候,今夜宿冲虚。三岛天分处,双楼月到初。
已觉非人世,端堪卜此居。豫章曾住处,万古一潸如。
清溪道中偶述
天地君臣义莫逃,乘田委吏圣躬劳。江流对我何须急,山势迫人空自高。
本乏长才供盛世,宁惭败絮拥绨袍。千周不厌囊中易,懒向西风步楚骚。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 其八 兰舟惜别
秋光画不如,别舫还堪系。归朝启皂囊,天高红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