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八 其四十四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田家望望待升平,甲子欣逢烂熳晴。茅舍竹篱还自好,此身不愿谒承明。

赏析

墨菊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淋漓浓墨染香云,秋色秋光总不分。醉眼只疑乌帽落,令人重忆孟参军。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五 其四十一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行道真如行路难,归来依旧客毡寒。灯前笑对家童说,恰似琴川作冷官。

赏析

梅仙图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曾向松林梦美人,雪肤花貌认来真。一声横玉惊么凤,枝北枝南总是春。

赏析

美人图 其一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白玉搔头压鬓垂,困人天气觉来迟。帘前一任杨花过,爱惜春纤不画眉。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三 其五十一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新筑书堂荫白茅,萧然终胜老禅寮。雪天最爱风敲竹,似向瑶台听凤箫。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九 其五十七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晓起惊看雪拥门,地炉火煖自添春。交游岁晚俱零落,谁复扁舟访故人。

赏析

柳塘春水图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杨柳池塘春昼迟,画船犹记听黄鹂。飞花又逐东流去,消尽年光总不知。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三十六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人间三伏畏骄阳,我独观书爱日长。为问此时何所乐,暑风凉簟竹方床。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二 其三十八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晚凉何处听秋声,脩竹千竿翠绕扃。自起开窗看微月,风萤撩乱一池星。

赏析

咏长桥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飞梁压水跨虹腰,知是吴江第一桥。安得鲈鱼共樽酒,秋风亭上酹三高。

赏析

鉴仲明上人画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老禅曾隐虎跑泉,笔底山林似巨然。此是太平真气象,家家茅屋起炊烟。

赏析

温日观墨蒲萄 其二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天风动地拂苍须,摇落骊龙颔下珠。一斗竟须浇渴吻,道人从此厌醍醐。

赏析

桂月凭阑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银屏深掩烛烧残,金粟枝头玉露寒。阵阵西风吹不断,肯教闲却画阑杆。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四 其四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村扉寂寂掩荆柴,雨阻清明客少来。自把新茶试新火,喜看榆柳变炉灰。

赏析

为方仲敏题白云深处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千山万水入登临,犬吠鸡鸣杳莫寻。试问白云深几许,仙家更在白云深。

赏析

吴孟文以白团扇画梅因赋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海波寒浸玉蟾蜍,勾引清风入座隅。借得诗人掣鲸手,骊龙颔下摘明珠。

赏析

张师夔思意图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花木禅房常建诗,吴兴曾为写幽姿。龙溪渔子天机熟,见画令人忆旧时。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五 其十七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田头纵步午风凉,陂水青青浸稻秧。爱杀檐前双燕子,落花多处得泥香。

赏析

咏海棠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春色三分已二分,海棠红软半梨云。银缸休照东风树,愁杀杨州杜使君。

赏析

题梅用陆柳洲寄杨村居韵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数枝开傍石桥西,纵有寒香蝶不栖。何似南山千百树,梨花落寞路都迷。

赏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十一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断岸防颓费石包,雨声又听响中宵。杏花零落飘香远,明日扶筇度石桥。

赏析

题竹并梅兰图 其二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江上寒梅已报春,幽兰还与斗清新。纤毫解把明珠赠,信有湘皋解佩人。

赏析

忠孝图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葵萼倾心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伏丹青为发扬。

赏析

扇面山水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溪抱重山曲曲通,野航长得载诗翁。旧时纨扇丹青在,不入凉风箧笥中。

赏析

秋江雁阵图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江流东去雁南翔,波影涵秋一两行。不待平沙观落处,便从图画认潇湘。

赏析

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二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伏日殊无兴可秉,欲谈儒墨重寻僧。茶瓜不解留佳客,笑杀成都杜少陵。

赏析

诗意扇面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采药仙人去未还,偶逢童子问松间。何人解写云山意,不放青团扇影闲。

赏析

画扇面 其一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阿母蟠桃花又红,七香车下五云中。群仙奏罢霓裳曲,春满瑶台第一宫。

赏析

俞文辅墨菊

凌云翰凌云翰 〔元代〕

间色幽花却耐看,墨香和露不曾乾。魏家池馆如栽得,唤作秋风小牡丹。

形式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