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封建论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园即事

王维王维 〔唐代〕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赏析

赠房卢氏琯

王维王维 〔唐代〕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鄙夫心所尚,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李白李白 〔唐代〕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李白李白 〔唐代〕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嵒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赏析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李白李白 〔唐代〕

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赏析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李白李白 〔唐代〕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早春

张子容张子容 〔唐代〕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遍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赏析 注释 译文

公子行

顾况顾况 〔唐代〕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赏析 注释 译文

菊花

元稹元稹 〔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杜甫 〔唐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元稹 〔唐代〕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雪

杜甫杜甫 〔唐代〕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赏析 注释 译文

侍宴咏石榴

孔绍安孔绍安 〔唐代〕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赏析 注释 译文

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陈子昂 〔唐代〕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山夜月

于良史于良史 〔唐代〕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赏析

水调歌头·一片苍崖璞

吕颐浩吕颐浩 〔唐代〕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锺。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
赏析

题金州西园九首·石庭

姚合姚合 〔唐代〕

布石满山庭,磷磷洁还清。幽人常履此,月下屐齿鸣。
药草枝叶动,似向山中生。
赏析

祖席前字

韩愈韩愈 〔唐代〕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赏析

茶中杂咏·茶笋

皮日休皮日休 〔唐代〕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赏析

白云向空尽

焦郁焦郁 〔唐代〕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赏析

残花

韩偓韩偓 〔唐代〕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黄昏月下惆怅白,
清明雨后寥梢红。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赏析

哭李端

周朴周朴 〔唐代〕

三年翦拂感知音,
哭向青山永夜心。
竹在晓烟孤凤去,
剑荒秋水一龙沉。
新坟日落松声小,
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
石门遥想泪沾襟。
赏析

七言嚵语联句

颜真卿颜真卿 〔唐代〕

拈饣追舐指不知休,--李崿
欲炙侍立涎交流。--颜真卿
过屠大嚼肯知羞,--皎然
食店门外强淹留。--张荐
赏析

春情

张起张起 〔唐代〕

画阁余寒在,新年旧燕归。梅花犹带雪,未得试春衣。
赏析

老卒

郭震郭震 〔唐代〕

老来弓剑喜离身,说着沙场更怆神。
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赏析

牵牛花

陈景沂陈景沂 〔唐代〕

牵牛易斯药,固特取其义。
安用柔软蔓,曲为萦绊地。
汝若不巧沿,何能可旁致。
始者无附托,头脑极细殢。
一得风动摇,四畔乱拈缀。
搭著纖毫末,走上墙壁际。
傥得梯此身,恋缠松竹外。
吐花白而青,敷叶光且腻。
裛露作娇态,舞风示豪气。
便忘抑郁时,剩有夸逞意。
诳言松如竹,如我兄与弟。
下盼兰菊群,反欲眇其视。
如此无忌惮,不过是瞒昧。
教知早晚霜风高,杪表何曾见牛翠。
赏析

赠狄涣

廖融廖融 〔唐代〕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
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
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
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赏析

山居苦

李兼李兼 〔唐代〕

地僻尘心远,台高纵目赊。
鹭明烟际渚,鸟篆雨馀沙。
橡栗骈秋实,鸡冠媚晚花。
断无车马客,来问野人家。
形式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