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弱岁徵箕帚,童年托舅姑。馀光东壁驻,慈色北堂敷。
裘褐云霄度,蘋蘩日月徂。国香堪是梦,闺秀岂为刍。
零露晞金掌,清冰涸玉壶。珠沈知旁斗,弦断忆将雏。
凤逝泥书暗,鸾销水镜孤。绘帷含藻落,彤管带花枯。
作楫君能事,藏舟妾敢诬。网虫遗挂在,罗雀外家无。
杂佩传凄响,残机激壮图。乳糜疑自爱,琴瑟讶相扶。
两鹄云当复,三鱼兆已符。客悲来白鹤,帝宠会青乌。
河汉深难越,天门近可呼。精灵成婺彩,千古照皇都。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采诗官
白居易 〔唐代〕
【般涉调】耍孩儿_借马近来时
马致远 〔元代〕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谢枋得 〔宋代〕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朱敦儒 〔宋代〕
一枝春·竹爆惊春
杨缵 〔宋代〕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王国维 〔近现代〕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近现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品令
李廌 〔宋代〕
眼儿媚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