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黼〔宋代〕
丁黼
丁黼,南宋石埭(安徽省石台县)人。淳熙十四(1187)进士,初授崇德县尉,转升州录事参军,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不足七百人,丁黼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军未至,丁二次出城应战,说:“我职责就是镇守疆土。”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
【南吕】一枝花 女怨
朱庭玉 〔元代〕
【南吕】金字经
卢挚 〔元代〕
山坡羊·洛阳怀古
张养浩 〔元代〕
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元代〕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张先 〔宋代〕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纳兰性德 〔清代〕
华胥引·秋思
周邦彦 〔宋代〕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 〔宋代〕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