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卿业卜于诸暨予便道访之作诗为戏
李达 〔明代〕
浣江寒绕暨阳城,不见西施见翰卿。钟鼎故人居广厦,龟蓍小肆付微生。
蜀庄久敛沈冥迹,周史犹传授受名。莫把魋颜供谑浪,烦君端策指前程。
端阳前二日湖州寓庐即事
蒲叶堪编角饭香,湖烟渚雾水微茫。晚晴稍稍见人出,过了端阳无此凉。
癸巳立秋
小圃蓬蒿已尽删,西窗此夜不须关。若留馀地虫饶舌,又说秋风到世间。
长亭怨慢 与吴绿
汪洋 〔明代〕
忆携手、湖山深处。仰首彤云,漫侵萧树。暗老西风,渐枯青梗,别人去。
满天星露,纷落下、无多语。倦倚笑流萤,我亦是、飘零南浦。
夜鼓。入沈沈碧水,响起数滩鸥鹭。天涯信远,况不梦、扁舟谁渡。
柰箧里、梅子酸心,又晴翠,向人一度。剩桥畔渔火,篷背蟾光千缕。
乡人至夜话
李昌祺 〔明代〕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感怀
文徵明 〔明代〕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落花十首 其七
释函可 〔明代〕
琥珀才倾日已西,夜来风雨暗凄凄。曾将歌舞承欢宴,敢惜春泥践马蹄。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
诗筒闻说寄寒边,忆别今经十六年。窖底雪深埋未了,馀魂飞向玉帘泉。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二 画
一幅长悬万壑秋,草堂閒卧共僧游。巨源一去云山尽,雪满泥倾破壁留。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一
白日歌声满大荒,于今斯道属辽阳。翻嫌李白归来早,不得长吟向夜郎。
怀江南
灵谷无松虚夜月,台城有草照青燐。多情最是秦淮鼓,梦里声声到海滨。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赤公同诸公游千山余不能从二绝 其二
险阻曾经百念轻,半瓢随地足平生。不须重话尘中路,纵是名山也懒行。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一
处安且毋喜,处危且无患。得失无定形,祸福掌一反。
三复塞翁言,此心常坦坦。
野叟
野叟从何来,被褐持短筇。入门但索饭,竟坐无礼容。
见予手执管,敢问是何虫。三王与五帝,全不著其胸。
一字未曾识,安知拙与工。予因悔读书,山居亦匆匆。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二
居山不在高,但自远城市。城市非江河,日日波涛起。
山鬼四章章四句
明月在天,塔影在地。北风凄凄,惟吾与尔。
塔影在地,明月在天。汝不我处,人谁汝怜。
汝惟一舌,我惟一脚。我啸汝歌,汝歌我跃。
天地草草,山河落落。霜老星残,云胡不乐。
偶成二首 其一
乌啼不为人,声声催速老。雪飞不为人,点点伤怀抱。
总予自心伤,遇物无一好。
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二首 其二
释函是 〔明代〕
共明千古节,就义且从容。生死去来际,衣冠谈笑终。
草堂云漠漠,寒夜雨溶溶。一片情孤绝,相期入碧峰。
博里歌 其四
苦瓜苦,有时锄。侬心苦,无时无。黄蘖苦,有时枯。侬心苦,无时无。
若得侬心无苦时,长河无曲路无巇。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 其四
世人心似面,岂敢爱长生。苦乐一身尽,悲欢百岁成。
澄潭难见底,孤鹤不堪鸣。以此怀渔父,乘槎何处轻。
次韵答晋江陈文长
随处生涯足,锄云带晚霞。窗开青滴树,人在碧笼纱。
问道看庭柏,当机指菊花。知君非俗骨,何日唱还家。
临高台 其一
临高台,望行尘。多少驱车向西去,曾无一个是新人。
还雷峰寄王说作
归卧雷峰下,闻君去古冈。同时见秋雁,一棹入寒塘。
篱菊何年醉,溪云看独长。人生几回别,老大畏行藏。
栖贤山居十首 其七
我自立溪上,水流何太忙。年年松树绿,日日峡桥长。
林月窥岩户,山风压草堂。几人相对暇,熟炙橘皮汤。
登楼
濛濛烟雾里,峰岫隐如无。地近市廛旧,人看世界殊。
白云迷晓日,青燕引飞雏。一上楼头望,临风涕欲俱。
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归道出韶石订入山不果赋诗三首奉柬兼以为别 其一
奉命临南越,含哀返蓟门。双旌发穗水,千骑指相原。
布地初成果,论因知有源。途中应计日,遥礼法王尊。
赠姜山
有衲学无为,千峰随杖藜。负薪时见苦,种药竟亡疲。
爱友心常拙,吟诗月每移。肝肠从自许,不愿世人知。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十一
院后遗残屋,吾师旧掩关。湖光先日照,塔影驻云间。
对此无馀说,秖应时往还。且教■子住,予欲老投閒。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十二
理策随身去,行行过石桥。夕阳悬树杪,山犬吠藤条。
认得灵溪路,曾无道士招。玄关予亦透,但不上青霄。